近日,在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郭兴启教授的支持下,由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叶宝兴博士和姚健老师指导,生科院“飞”动植物艺术协会在成功制作电子版校园植物志的基础上,本学期又启动一项新项目--山东省数字标本馆的建设。
山东农业大学植物标本室建于1952年。历经50多年的采集和校际交换,保存了大量的标本,经过历届专家、老师们整理鉴定,现存腊叶标本115科,432属、1565种、14769份标本。苔藓标本30多科、100余种、1000多份。标本产地范围有,山东、内蒙、浙江、新疆、云南、江西等省市区。另发现新种、新纪录种,共17种,为教学、科研和学生实验、实习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自建室以来,曾多次接待中国科学院植物所、相关专业部门及各专业院校的来访人员。经中国科学院审核认定,成功列入《中国标本室名录》,并获得代号SDLS。由于的标本室的权威性,社会各界人士和相关专家常慕名前来查阅。然而,长期以来,标本一直采用柜架式存放目录的检索方法管理,检索工作繁重复杂,严重影响了社会各界专家和本校老师查阅。鉴于传统标本室所面临的问题,生科院“飞”动植物艺术协会启动了数字化植物标本室的建立工作。
该项目主要以山东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为建设基地,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、数码摄影技术、多媒体技术、电子存储技术等,把现存标本资源的各种载体转化为数字化档案信息,并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存储和网络化链接管理,建成一个由三套索引系统(音序索引,科名索引,克朗奎斯特系统索引)组成、结构有序的数字化植物标本室,可方便广大师生进行查询、调阅,也为教学、科研、学生实验、实习和社会服务提供便利。数字化植物标本室建设过程大致要经过标本整理、编号、拍照,照片处理,网页制作,上传,网络完善几个过程。预计到09年11月制作完毕。作为数字标本馆的建设者,同学们能从标本馆的建设过程中学到有关专业知识,加强植物分类领域的学习,提高自身的植物辨别能力,丰富工作阅历,增进团队精神,从实践中重温书本知识。
目前,山东省尚未有建立数字化植物标本室的先例,生科院“飞”动植物艺术协会开创新思路,在全省率先提出建立数字化植物标本室,并将其付诸行动,开创了植物标本室数字化的先河,将成功填补山东省在该领域的空白。同时,建立数字植物标本馆,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,提高工作效率,帮助校内老师、同学及时有效的查阅和学习。另外,数字标本馆的建立,为社会各界和兄弟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便利,向外界展现了百年山农现代化的学术环境。